北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
海闻教授: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中小企业发展
日前,松禾资本2019价值同盟年会圆满举办。大会力邀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主题演讲。
海闻教授:
尽管当前因为多重因素,中国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但从中长期看,他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一方面,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的措施;另一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率还有很大空间;同时,中国具备大国优势,大国优势在农业社会并不凸显,但在工业社会,只有国家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大的市场,形成足够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互补的产业集群,才能在规模经济中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和未来趋势
(一)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
宏观经济主要关心四个方面:第一是经济增长情况,体现在GDP;第二是物价情况,物价是否稳定,在于CPI/通货膨胀率;第三是就业情况,表现在就业率和失业率;第四是国际收支情况,看国际收支账户。这四个指标是否在正常区间,是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中国目前宏观经济的基本情况
单从数据上看,现在的6%是足够好的,美国只有3%点多,有些发达国家只有1%点多。但是,不能简单地横向比较这个数值,欧美国家很早实现了工业化,是非常成熟的经济了,所以从经验数据上来看正常区间是0-4%左右。战后特别发达的国家几乎没有超过4%的,他们的正常区间就是这样的情况。
中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正常的区间应该是多少?当前,中国正好处在经济起飞的历史阶段,相较于美国和欧美国家,中国就像处于青春期一样。过去30多年里,我国基本保持在8%-12%,这是正常的。
中国在起飞的历史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增长速度,其原因之一就是要有足够的增长速度保持充分就业。跟发达国家不同,它们创造的就业基本上是面对城镇或新增人口的就业问题,中国除了为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创造新的就业以外,还要考虑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工作,没有足够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没法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前30年我国保持了8%-12%,到了现在会逐渐慢下来,我国现在的正常区间应该在6%-10%左右。
(三)拉动GDP增长的“四驾马车”
消费、投资、净出口、政府支出是拉动GDP增长的四驾马车。
美国GDP的70%是消费。按照美国GDP构成,消费排第一位,政府支出排第二,投资排第三。美国的贸易逆差拉低了2个百分点的GDP,所以美国对贸易逆差越来越不能忍,特朗普上台之后要改变贸易逆差的情况。
中国投资占的比重达到45%,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投资。政府、企业的投资总的比例比美国要大得多,说明现在消费在拉动经济方面仍然有空间。
(四)当前经济增长放慢的主要原因
中国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中,有些是不用担心的,有些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首先,是一般原因。一是长期趋势是逐渐放缓的。中国刚开始起飞的时候速度非常快,从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十年,平均增长速度是10%。但是这种高速不可能永远,我国的经济正经历着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现在比之前低是可以理解的。二是经济增长受短期波动影响,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情况。
其次,是特殊原因。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中国现在的物质水平基本和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一些发达国家的人来到中国,觉得中国的物质比他们更新、更多、更丰富。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以后,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如健康、文化、教育、艺术等,这方面的产业供给不像手表、收音机、耐用消费品、住房、汽车那么容易满足,所以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再者,政策体制原因。现在,我国面临多重问题,有些部门货币不足,有些部门货币太多,不能再如之前总需求不足时实行“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此外,这几年金融出现风险,要对金融机构进行整顿,对经济增长是有抑制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完成,尤其是民营企业,去年出现了很严重的倒退,信心上受到了一定的打击,这对这次的宏观经济的下滑也起到了加剧的作用。
最后,是国际因素。国际经济不景气,中美贸易战,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
(五)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有人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日本90年代的状况,认为跟当年的日本很像,既有房地产泡沫,又跟美国有冲突,使得日本90年代经济增长非常缓慢。也有人担心会不会像苏联70-80年代,也是一个长期停滞的状况,政治上控制比较严,经济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我觉得不用太担心,研究中国问题除了用主流经济学分析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以外,我觉得中国有三个特别的因素,使得我们不会出现日本和前苏联的情况。
第一,中国仍然是一个转型国家。这个阶段的特点之一,表现在政府在制止经济下滑方面是有能力的。中央政府非常关心经济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现在,强调稳经济。我们也看到最近政府的一系列动作,如金融开放等,我们希望这些能起到作用,使得经济的活力能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段时间以来,银行准备金在不断下调,特别是最近一段下调得比较快,意味着政府在加大货币供给的力度。同时央行也在实施逆回购(正回购是收缩货币),把债券收回来,把货币放出去。逆回购的动作从2016年以来是比较大的,利率在不断下调,这些都是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措施。
第二,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起飞阶段。中国的起飞始于90年代,邓小平南巡以后,大量引进外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阶段什么时候结束呢?一般来讲,战后东亚四小龙从6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花了40年的时间,中国现在是将近30年的时间。我们还不是一架飞机,而是一个机群,前面的已经进入到现代阶段了,后面的还刚刚起飞,我们的工业化完成了2/3,我们城镇化才刚刚走了一半多一点,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中国是一个大国。到了工业社会,尤其高科技时代,产品的研发费用高,生产的固定投入大,只有国家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大的市场,在规模经济中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同时,大国可以形成足够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互补的产业集群。
根据这三个中国特有的特点,从短期来看整个经济比较艰苦,但从长期来看我们还处在起飞当中,我们还需要一二十年来起飞真正变成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未来十年可能我们的正常区间是6%-10%之间。因此,中国经济不会“崩溃”,复苏后仍有超过7%的增长潜力。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中等收入”以后社会需要的制造品
进入中等收入以后,社会需求倾向于高质量、高科技、有品牌、多样新颖。与物质紧缺时代不一样,现在买家既要好看,还要环保。
(二)制造业企业的未来趋势
未来制造业企业既考虑科研创新实力,还要考虑规模经济成本,要大而专。80年代的美国硅谷都是中小企业,像惠普、因特尔,经过发展、兼并、重组等,形成了大而专的企业。大而专的制造业,中国最好的典型就是华为。国际上现在的大企业每年需要花将近100亿美元的科研费用,如果企业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
(三)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是技术瓶颈和缺乏品牌,再者,中小企业还面临融资难。
(四)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战略选择
深圳有这么多的高科技企业,每个企业都有一两种擅长的产品,需要思考怎么更好地通过合作来创造“外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有两种形式:一个是大企业像华为,还有一个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同一个领域里面一起合作产生规模经济。
(五)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
1、服务业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领域。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收入的提高,服务业在人们消费当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服务业不仅包括餐饮,还包含高科技类服务业。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如购物、购房、文化、娱乐、销售、餐饮、休闲、教育、健康等,为本地区、为全国、乃至为世界提供生产服务的,如金融、通讯、物流、设计、创意、咨询、法律、中介等,都属于服务业。现在我们谈金融科技,谈数字货币,那些东西都是需要有相当的科研技术在里面,但是它属于服务。美国的服务业占了80%,中国现在刚过51%,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
2018年中国消费增长最快的商品,包括日用品、石油制品、书报杂志等。别小看书报杂志,还有12%的增长率。医疗健康全球平均9%,中国只有5.7%,美国达到18%,我国的医疗服务是不能满足需求的。短缺的还有文化和教育。医疗、文化行业还有很多细分,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找到合适的机会。
2、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到2018年底城镇化率只有60%,城镇户籍人口只有43%,中间差的17%左右是居住在城里,但是没有户籍的农民工。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农民是超过5%的,我国还需要有一二十年的时间让农业人口降到10%以下。城镇化过程中,将带动住房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进而带动传统行业的发展,如建筑、家具、装修等。新城市建设还会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环保、节能等。服务业也会在城市化过程中得到发展,如零售业、餐饮、娱乐、服装、医疗、教育、通讯等。
另外大家不要以为我国的建筑业差不多了,虽然我们建了很多公路和铁路,但是按人均比的话我们都是低于世界均值的。
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市场
“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潜力是它拥有世界人口的将近一半,但是GDP只占1/4,贸易总量也只占1/4。越是待发达的地区,我们的机会越多。还有中西部的崛起,尽管这几年全国增长在放缓,但是中西部的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何时能触底,取决于政府的宏观政策,取决于国际谈判,取决于我们开放的力度,也取决于民营企业的信心和实力。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仍然处在年轻的时期,我们大概还有一二十年的青春期来完成起飞,使我们这个国家真正成长和成熟起来。我们也希望各个企业根据自己所在的行业找到恰当的位置,得到最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