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投资案例
新闻中心
活动入口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

起于势先,发于华枝,鼎纳秦应化超越趋势的守望

发表于:2023-01-03 来源:
2022年,内部的“攻坚战”与外部的“贸易战”叠加,推动中国经济走入深水区。大潮退去,真实的市场才会向你呈现它最本源的特征。在寒冬中,触及事物本质的体验才会带给我们最深度的感知和思考。

对待危机的不同态度,最终会让不同的人抵达不同的远方。逆流而上的孤勇者或许是穿透黑暗的那道光。它给予身处困境和迷茫之中的人更多的勇气和信心。
如何迎接未来?抓住不变的核心要素才是取胜的关键,而卓越的企业家精神是始终不变的核心要素之一。值此之际,松禾资本微信公众平台开辟《松禾对话》栏目,邀请投资企业创始人进行深度交流,畅谈“危机下的变与不变”,一起穿越迷雾,迎接未来。
本期内容,松禾资本品牌部邀请鼎纳自动化创始人兼CEO秦应化,带您了解在智能制造大趋势到来之前,他的坚守与野望。


鼎纳成立于2010年,公司致力于3D视觉的超高精度量测技术、深度学习的复杂缺陷检测技术、人工智能的物体识别技术以及机器人视觉的智能抓取技术,推出软硬件一体化的全自动智能制造装备,目前已覆盖3C、新能源、汽车、VR/AR、显示面板、半导体等细分场景。
起于风口之前,坚持终得回报
2004年,自动化专业毕业的秦应化在求职欧姆龙、第一次在传感器事业部工作时,他并没有想到,机器视觉会成为他人生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1世纪初,由于缺乏相关核心技术及应用市场,人们对机器视觉的认知有很大不足,机器视觉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秦应化坦言当时并没有长期从事这一行业的规划。此后他跳槽康耐视——深耕机器视觉垂直领域的老牌公司,对机器视觉有了一个系统且完备的认知,这对后期创业也打下了基础。
当08年金融危机袭来时,工业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机器视觉作为一项小众应用需求面临着随时被砍掉的命运,但秦应化敏感地意识到穿越金融危机后隐藏的巨大机遇,乐观的心态促使他持续专注深耕,而后来整个行业的变革也验证了他的目光。
经过长期市场开拓和培育,不仅仅是半导体和电子行业,而且在汽车、食品、饮料、包装等行业中,一些顶级厂商开始认识到机器视觉对提升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发展至今,机器视觉早已不是单一的应用产品,逐渐成为生产制造各个阶段的必要部分在现代自动化生产过程中。
怀着对赛道地信心,秦应化于2010年注册成立鼎纳自动化,专注于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赋能”工业互联网的智慧之路。
拾阶而上,跻身第一梯队
“从一个人、每年几十万业绩开始,到年营业额500万,那时的状态是最好的,在苏州可以很轻松自在地生活,”秦应化回忆道,“而当达到一定体量,各种研发投入、开支成本统统袭来,甚至面对资金链随时断裂的风险,压力非常巨大,这也是大部分创业者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在没进入苹果供应链之前,秦应化曾一度感觉已无比靠近经营天花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可能也就那样了”,介入苹果产业链提供了第一个机遇,使得机器视觉系统供应量呈指数级上升,但当时鼎纳还仅局限于提供康耐视一种视觉系统产品,还没有计划研发整体设备。
第二次机遇来自资本市场,随着苹果在国际市场份额比重越来越大,机器视觉得以展现在更多人面前,来自苹果的赋能使越来越多地用户了解并习惯这种技术,并产生推动技术迭代的巨大机遇。
“资本的介入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以前我们专注于研究技术、打开产品市场,资本的介入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提供核心技术转化落地的契机,使我们具备了产业化的能力。”
谈及企业未来规划,秦应化表示:“下一阶段,除了要向IPO发起冲刺外,未来 5 年将聚焦基于 3D 视觉的超高精度量测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缺陷检测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物体识别技术、基于机器人视觉的智能抓取技术的四个方向,打造 ALL-in-One 的软硬件一体化UMP 全自动智能制造设备,在解决方案和交付等综合方面保持在国内第一梯队。”
先发优势助力鼎纳脱颖而出
与全球机器视觉行业相比,国内机器视觉行业起步晚,但在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工成本加重的情况下,国家越来越注重智能制造的发展,发布各项政策规划支持行业发展,充分支持智能制造行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扩展。
秦应化坦言,国内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10-15年的差距,这里面有着国外工业革命的时间优势,但中国有庞大市场,加上政策带动,技术和整体能力赶超发达国家的可能性也很大。本土品牌,或许不具备完全从0到1的突破能力,但大批量科研专业人才不断投入所带来的创新潜能也很值得期待。作为本土品牌代表之一,鼎纳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助力鼎纳在智能装备行业不断交出亮眼成绩:
技术优势,机器视觉赛道近三五年才真正成为火爆风口,很多不同背景的资金、企业开始扎堆进来,鼎纳凭借十几年应用场景和头部客户的积累,具备很强的先发优势;
团队优势,人才是秦应化非常关注的点,他注重整体团队的打造和积累,也因此组建了一支稳定且竞争力强劲的核心队伍,鼎纳拥有以技术研发人员为主的300人的专业团队,每年会将营收的15%投向研发,公司已经拥有200多项知识产权,包括八十多项发明专利和70多件软件著作权;
技术优势,对于新技术应用场景,基于前两点优势,可以很快匹配头部客户的部署需求,在同行中快速脱颖而出。
创业之路筚路蓝缕,挑战来自四面八方
回忆创业之路,秦应化感慨颇多,虽然机器视觉赛道风向逐渐变好,但萦绕的经营压力与日俱增,时常面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对此,他分享了三点认知:
第一,资金链是很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成长的高度;
第二,所有创业公司都会面临人才的问题,鼎纳有很多定制化的项目,人才流失会造成严重后果;
第三,口碑是检验一家公司成品的试金石,创业充满不确定性,10件事情有9件都做对了,1件事情出现差错也会影响企业在这个行业里的风评。
如今,站上全球竞争赛道的鼎纳自动化,因为更严苛的需求磨练出了更过硬的技术,自动化检测的精度和速度双双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之前我们受益于本土完善的产业链环境,现在我们也成了其中的重要力量。我们会持续深耕机器视觉领域,不断提升自身的智造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资本赋能,松禾助力鼎纳发展
松禾与鼎纳结缘时间非常早,随着近几年鼎纳的成长速度以及显露出的未来可能性,彼此间的认可程度日渐加深,秦应化表示:“在接触过程中,松禾资本有两点特质让我印象深刻,一是对创业阶段面对各种挑战的理解,二是对关键问题的把握,总能以非常犀利的角度找到关键问题。”
而在双方合作之后,松禾与鼎纳也保持着密切沟通,“不仅带来资本方面的指导,帮助我们充分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此外,也整合对接了一些行业资源。客观来讲,作为一家纯粹的投资机构,松禾资本带来的帮助超过我们的预期,未来也希望双方间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策划:松禾资本品牌管理部
采访:王广灿
撰稿:王广灿
编辑:王广灿